LI LANG: The Third Temporality, Opening Forum
Time and Concept in Photography
2024.4.20
Xiezilong Photogaphy Museum
黎朗:第三时间 开幕论坛
摄影中的时间与观念
2024年4月20日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论坛召集人:王璜生
主持人:董冰峰
发言嘉宾:王璜生、顾铮、杨小彦、何伊宁
圆桌论坛嘉宾:蔡萌、卢迎华、陈晓阳、海杰、郑梓煜、王欢、黎朗
历史的拓写:试读黎朗作品中的历史时间
何伊宁
在2014年完成的《父亲》项目中,黎朗将已经去世的父亲生前的纪念照以及他为父亲拍摄的肖像、皮肤、脚印、毛发以及使用过的物件的照片打印出来,并在照片上用铅笔书写父亲在世的每一天的日期。画面中的父亲与其所有物,以及那些誊写在照片上看似无意义的数字共同构筑起黎朗父亲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My Father’s Last Portrait B, 「Father 1927.12.03–2010.08.27,」是黎朗以父亲在世时留下的最后一张肖像照片而创作的。画面中,他侧面对着镜头,头上的老年斑与,或许是因为呼吸困难,张开地嘴部向我们呈现了一位老人生命中最后的容貌。仔细观看画面,会发现密集的文本覆盖过老人的肖像,铺满了整个画面。在这里,纯粹信息价值的审美与黑白图像所承载的信息完成了意义上的叠加,在一张照片中构建出三种时间——父亲生命共经历的每一天、父亲生命完成之时以及艺术家在誊写这些日期时经历的时间——叠加的密度。
在黎朗的另一组作品——首次于2017年展出的作品《1974》——中,文字、图像和声音三种符号同时存在,这组作品包含了390张收来的家庭照片,它们被放置在舞台幻灯机中播放,同时还包含了艺术家的画外音。作品中的幻灯片来自他过去几年间在不同地点收集的二手照片,包含影棚中的合影、旅游观光照、工作和生活场景等等,在黎朗对它们进行分类之后,他将照片按照虚构的时间顺序标上了手写的时间,于是,脱离原本语境的老照片在此成为其记忆的隐喻,被架构在艺术家作为叙述者所编织的作品之中。当数台幻灯机交替放印老照片的同时,黎朗用成都话抑扬顿挫朗诵的故事一方面为这些照片提供了背景注解和浸入感,而另一方面,画外音作为文本的一部分也增加了观者对作品进行整体阅读的难度。穿插着他对历史和图像在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思考。
《某年某月某日漫长的一天》(A Long Day of Certain Year)围绕着黎朗搭乘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每一分钟所拍摄的照片。首先,这些照片指向的是黎朗在一天的时间里,按照统计抽样的科学方法,客观地记录的反映当时当刻车窗外风景的照片。当这些随机捕捉下来的社会景观图像被压缩在一个小时的幻灯时,时间同时也被压缩了。除此之外,这一项目还包含了50名他者的声音,时代的亲历者,也是作品中的主体。在一张照片中,刚刚下完雨的小路湿漉漉地将画面一切为二,视线的镜头是一座钢索桥。而在画面左侧地平线上,一排密集地高楼像是新时代的产儿。在这张照片旁,黎朗添加了个人化的注解:现实中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很像火车上的乘客和窗外景观的关系。这些艺术家的文字,像是时代注脚,叠加在黑白灰粗糙颗粒的照片之上,是对现实时间的拓写,也是对历史的评论。值得特别讨论的是,黎朗在2023年成都的展览中将这些照片打印出来,出现了一种逆向时间的概念。
借助以上三件作品的回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方面,他借助不同的形式——将文字覆盖在图像之上、作为图像的注解,以及将文本转化成声音——探索了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互补关系,以此将观众的思考领向摄影图像之外的意义空间中。另一方面,是黎朗对时间观念的深刻思考,这些时间观念在他对图像的创作和呈现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黎朗上述三件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观念的总结:
个体生命的时间轴:
在《父亲》项目中,黎朗通过父亲生前的纪念照和个人物件的照片,以及铅笔书写的日期,呈现了父亲生命中每一天的时间线。这种对个体生命时间的刻画使观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痕迹,突显了时间在个体生命中的重要性和无可逆转的特性。
历史记忆的重构:
通过《1974》作品,黎朗将家庭照片重新编排、标注时间,并结合个人化注解和声音,重构了历史记忆的场景。这些老照片不仅是个人记忆的载体,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通过这种方式探索了历史与个人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在历史记忆中的重要性。
现实时间与感知时间的交织:
在《某年某月某日漫长的一天》项目中,黎朗记录了火车旅行中每一分钟的照片,反映了现实时间的流逝。通过压缩时间和结合个人化注解,他探讨了现实时间与个体感知之间的关联。此外,通过添加他者的声音,他让观者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流逝。
这些时间观念在黎朗的作品中相互交织,使观者在审视图像的同时,也思考了时间在个体生命、历史记忆和现实感知中的复杂关系。
Reply